
黃楊偉向黎族織錦國家級傳承人劉香蘭請教織造技藝。

在海南科技職業大學,黃楊偉給同學們上課,普及黎錦文化。

黃楊偉在店鋪里幫顧客挑選黎族服飾。

黃楊偉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參觀學習。

黃楊偉要搬到五指山市區居住,母親和伯母幫他整理衣物。

黃楊偉向對黎錦好奇的阿姨介紹自己的隨身背包。

10月16日,黃楊偉(前排左二)在東方市文化廣場與千名黎族婦女一起織錦。
按習俗,黎族傳統織錦技藝“傳女不傳男”,不過,隨著黎錦技藝進校園等活動持續推廣,學織黎錦的男孩越來越多。
23歲的黎族小伙黃楊偉,就是一個被黎錦改變命運的人。除了退伍軍人、在校大學生之外,他還有一個身份--傳承黎錦技藝的創業者。
黃楊偉一家住在五指山市毛道鄉紅云村,家庭貧困,父母務農,無人織錦。
黃楊偉喜歡黎錦,是從高中開始的。在五指山中學就讀時,一次“非遺技藝進校園”課堂上,他“邂逅”黎族傳統織錦技藝,從此一發不可收拾。
高中畢業,黃楊偉棄筆從戎,兩年的軍旅生涯讓他快速成長。退役后,黃楊偉繼續在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就讀。
對黎錦技藝的學習,貫穿黃楊偉的校園生活?!罢n余時間,我坐在宿舍地上,用踞腰織機練習織錦,五指山市能工巧匠優秀獎和黎錦國培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獎,都是在大學期間獲得的?!秉S楊偉展示著自己的黎錦作品,“我一直與教過我的老師保持聯系,沒有他們的貼心指導就沒有我的進步?!?/p>
盡管獲得不少榮譽,但黃楊偉卻不敢告訴家人自己喜歡黎錦。因為當地民間有個傳說:男人學織錦,外出打獵會空手而歸,下地干活會顆粒無收。
不久前,黃楊偉和表姐在五指山市區開了一家名叫“滴帕幔黎錦”的小店?!暗闻玲!笔抢枳宸窖?,它的漢語意思是“小男孩”,由此可見這家小店承載著他的夢想。
面對傳統黎錦技藝,身為“95后”的黃楊偉有著自己的想法--通過網絡和“Z世代”交流,給黎錦作品融入新的元素?!跋M桢\服飾不只是出現在‘三月三’等民族傳統節日上,也能走進大眾日常生活?!?/p>
黃楊偉相信,通過自己努力發展黎錦事業,一定能滿足父親長久以來的期盼,讓家人過上好日子,同時也為傳承黎錦文化貢獻一份力量。
(編輯:陳德文)